一、任务驱动,导入新课首先提出问题:(课件展示)
FD 80 RT 90 FD 80 RT 90
FD 80 RT 90 FD 80 RT 90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上面这组命令,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组命令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每行命令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通过观察发现,上面命令每行都相同,也就是说每行相同的命令重复四次就完成了画正方形的操作。
教师:如果一个图形是靠一部分命令重复几次、几十次、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画成的,我们有没有更好更方便的命令一次完成这些操作呢?请学生自学教材。
二、探索,获取新知
1.在学生自学完教材并回答出用重复命令(REPEAT)解决上面问题后,教师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课题:第三课聪明的小海龟
教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输入REPEAT 4[FD 80 RT 90]命令并运行:
(学生动手验证 REPEAT 4[FD 80 RT 90]这条命令具有上面命令组同样功能。)
2.出示问题:(课件展示)
(1) FD 80 RT 90 (2)REPEAT 4[FD 80 RT 90]
FD 80 RT 90
FD 80 RT 90
FD 80 RT 90
教师:请同学们将(1)组命令和(2)条命令进行比较,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概括:[FD 80 RT 90 ]表示(重复的内容)
4 表示(重复的次数)
重复命令的格式:REPEAT 重复的次数[重复内容]
3.试一试: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输入下面命令并运行:
REPEAT4[FD 80 RT 90]
说一说自己计算机屏幕上的结果。
让学生悟出下面结论:输入重复命令时REPEAT与重复次数之间必须要空一格。
三、尝试,巩固新知
1. 尝试练习
出示:(课件展示)
REPEAT 2[FD 100 RT 90 FD 100 RT 90]
回答下面问题:(1)上面命令画出的是一个 形。
(2)重复的内容是 。
(3)重复的次数是 。
引导学生小结出:使用重复命令时,首先确定重复的内容,再确定重复的次数。
2.巩固练习
(1)用重复命令画出右面梯形。
①回答下面问题:
重复的内容是 。
重复的次数是 。
重复的内容
操作命令是 。
②学生上机操作。
(2)用重复命令画出右面图形。
先独立练习,然后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讲评。
四、拓展,深化新知
让学生发现和掌握画正多边形的方法。
1.提出问题:(课件展示)
REPEAT 4[FD 50 RT 90] 形
REPEAT 5[FD 50 RT 72] 形
REPEAT 6[FD 50 RT 60] 形
教师:请同学们将上面命令分别输入计算机并运行,根据结果,找规律。
2.探索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
①议一议重复的次数与正多边形边数之间的关系。
当重复的次数是4时,画出的图形是正四边形
当重复的次数是5时,画出的图形是正五边形
当重复的次数是6时,画出的图形是正六边形
让学生悟出:当重复的次数是几时,画出的图形就是正几边形。
②议一议小海龟每次向右转的角度与正多边形边数之间的关系。
小海龟每次向右转90度时,画出的是正四边形
小海龟每次向右转72度时,画出的是正五边形
小海龟每次向右转60度时,画出的是正六边形
让学生悟出:小海龟每次向右转的角度=360÷正多边形的边数。
3.动手尝试
根据上面的规律,将下面命令行填写完整,并上机验证。
REPEAT [FD 50 RT ] 正七边形
REPEAT [FD 50 RT ] 正八边形
REPEAT [FD 50 RT ] 正九边形
REPEAT [FD 50 RT ] 正十边形
当学生在第一条命令“RT”后面填上 “360÷7”时,教师即时给同学们说明在计算机中的“÷”用“/”表示。
五 总结,活化新知
最后让学生回答出下面问题即悟出画正N边形的方法。
①要画正N边形,就要重复 次。
②画正N边形的关键是要确定小海龟每次转动多少度。一般来说用360除以正多形的 。
教师总结这一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同学们在这一节课中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