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榕树 \ 编程
|
Logo语言
|
Pascal语言
|
信息学奥赛
|
高考保送
| HTML版本
|
奥赛凸现青少年人才培养规律
http://www.mydrs.org 10/30/2003 大榕树
从1989年发起并参加信息学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以来,我国选手发挥稳定,共取得过23块金牌,其中还有两次获得团体冠军,两名选手获得个人总分第一。通过竞赛,培养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计算机后备人才,其中有相当一批已经在信息技术领域展露才华———如已成为国家863语音识别研究项目主力研究人员的奥赛铜牌获得者柴海新、被评为清华大学“十佳”学生的计算机系学生李劲、大三时就完成高速汉字激光打印机研究工作的吴昭等等。参加本届奥赛的中国选手张辰、徐静、肖洲、谢婧等因素质优异,目前已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免试录取,并即将更上层楼,成为我国参加国际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的主力,崭露头角指日可待。 业内人士指出,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正成为信息化时代最重要学科的信息学人才的培养,其意义不仅在收获人才,更重要的是凸现了青少年人才的培养规律,为各个领域的人才辈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要有高层次的专家领衔。我国1984年就开始了国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牵头参与组织者以国内在该领域领先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为主,确保人才培养的高水准。该校教授吴文虎是我国计算机教育领域的拓荒者之一,10多年来一直致力青少年计算机教育的普及与提高,贡献巨大,并连年担任中国国家队的领队。目前又由该校青年教师邓俊辉博士接过领队重任。这些高层次的专家教授不仅组织全国性比赛,还坚持每年数次组织对学生和基层教师的培训,使得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手段得以迅速普及,全国各地都诞生了一批高水平的基层教练,各地在从事青少年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因此少走了弯路。 对特长生要尽早开始培养,越早越好。长沙雅礼中学一位取得过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学生过去与计算机接触较少,在高中进入该校后才开始计算机训练,尽管这位学生拥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计算机的兴趣也非常浓厚,具备很好的培养条件,但与同龄的优秀选手相比差距较大,原因在于起步的时间太迟。据记者了解,教育部最新颁发的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重点是操作,从高中开始操作和编程并重。专家们认为,一旦条件成熟,操作的任务完全可以下放到小学完成,到了初二就可以接触最基本的程序语言,为高中阶段初步学会用编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对一批喜欢计算机、在这方面能发挥特长的学生来说,不尽早培养就会坐失良机,等到醒悟过来已经迟了。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取得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涉及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知识对学生们进一步的提高非常关键,很多就要选手通过自学掌握。吴文虎教授对记者介绍,他本人的计算机知识最初就是通过自学掌握的。现在计算机的知识更新很快,新的操作方法、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要了解和掌握,靠教师教根本教不过来。 特长人才培养决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各地在计算机人才培训中都反复强调,从事计算机学习不能影响其他功课的知识积累。吴文虎教授指出,中外研究生的水平相差很大,关键是知识背景问题。对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的时期内集中精力培养一项专长并不困难。但在这个专长领域能否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才,能否将专长不断发展,持久保持下去,离不开广阔的知识背景,否则肯定行之不远。在计算机兴趣小组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确立其“课外活动”的地位,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挤出时间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这样的要求使得多年来产生的奥赛选手都是各方面全面发展、进入大学之后后劲十足的人才。 要彻底改变“纸上谈兵”的陈旧教学模式。否则就会误人子弟。计算机天然地需要动手实践,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方法才能谈到运用。在计算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已成了家常便饭,学生们正是在频繁的动手之中培养了各种能力。能力的培养要靠活动来锤炼,活动愈是丰富多彩,锐意求新,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要培养专长就必须打破课堂教学和现有知识结构的限制,因材施教,鼓励冒尖,不要求一刀切,必要的时候开小灶,为扎实基础上的特长发挥创造条件。课堂教学最大的弊端是讲求整齐划一,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特长的发挥。长沙雅礼中学的计算机兴趣小组经过多年摸索,重新设计知识结构。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初一开始除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外,还开设“TURBO PASCAL”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对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重点开设《数据结构》、《算法》等课程,其中的重点、难点邀请教授、专家讲解指导,其他内容则要求学生自学。进入高二增开《图论》、《组合数学》等相关课程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强化解题算法和技巧,以形成参加全国、国际比赛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素质。并开始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和论文、实验报告,培养总结能力和用书面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他们还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如经验型的学生,加强理论指导,让他们多进行总结归纳;理论型的,则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对某些学生素质的缺陷,如基础不扎实、口头表述能力差、优化程序能力差、数学知识缺乏等,则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清华大学教授吴文虎指出,从计算机的学习看青少年人才培养规律,启示很多。但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教育观念的改变。时至今日,依然有人认为特长教育是画蛇添足,把它机械地归入应该“减负”的范畴,这种思想对培养各方面的专门人才是十分有害的。 今年8月在中国召开的国际计算机大会上传出信息,中国IT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在计算机技术方面,首先国内的技术开发缺乏层次,大部分停留在应用范畴上,创新不足使技术过于单调,缺乏多样化;其次,许多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国际公司手上,属于自己的创新人才还极少。尽快把握人才培养规律,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不仅仅是计算机领域的当务之急。
|
□-
近期热门文章 |
□-
相关文章 |
1.
NOIP2006竞赛大纲
[8307]
2.
七类高中生具有保送资格
[5911]
3.
NOI2006获奖选手名单
[4956]
4.
关于举办NOIP2006模拟赛的通告
[4107]
5.
Turbo Pascal各语句运行速...
[3595]
6.
Turbo王者归来新Delphi免费...
[3182]
7.
IOI2006我国4名选手全部获得金...
[2946]
8.
关于APIO2007与IOI2007...
[2764]
9.
noip倒计时 by 枯叶蝴蝶
[2684]
10.
朱泽园:思想上的金牌更重要
[21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