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NOI有三题(child,savage,tetris)是我出的,占了总数的一半。
不可否认,这次NOI题目总体风格因此受到了我的影响。你们说是“刘式风格”也可以吧。首先,很遗憾有一些高手未能发挥好。虽然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这是很难避免的,而
我这次确实也没有能够避免。
我出的题,大家总是很难适应,甚至有些畏惧心里,其实我自己也挺不好受的。对于这些
题,评价自然有很多,褒贬不一。有的觉得新颖灵活,启发思维,也有的觉得让人无所适从,
根本不是在考大家的信息学水平,而是在鼓励大家多练脑筋急转弯。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同意。不过我也想说两句。NOI不像CTSC,它有很大的导向作用,给
大家的训练导向,也给今后的出题导向,因此这次出题,我们是慎之又慎,花了很多时间,
下了很大的工夫。我们考虑的东西很多,有的,大概是所有选手都没有考虑过了 -- 当然,
你们也不需要考虑,因为你们只需要比赛好就可以了。
第一试的题目似乎大家发表的议论要少一些,客观的来说,的确出得比较合适。题目类型和
难度搭配的比较合适,从结果上看也大致反映出了选手的水平(当然,也有些选手发挥失常)。
应该说,大部分高水平的选手并不容易失误。第一题可以用数组模拟来大量验证小规模数据,
只要通过,程序十拿九稳了;Child更是,只要你程序写好调通,几乎是有十足的把握拿到
满分;dragon稍微麻烦容易出问题,包括超时和结果错误,都比前两题难避免。但是第一试
也正需要这样一道题目,否则满分人数估计会大增。
第二试我想你们的埋怨声会比较大。确实,很多高手考砸了。既然人数不少,显然不能全怪他
们。我们安排这样三道题目是有道理的。第一题虽然标准做法用到了同余方程,但这是最容易
上手的一道。水平一般的选手需要这样一道题目,即使用模拟,也能得一些分的。而且同余方程
在早在经典的“黑书”上就讲过,没有看过的选手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对于高手来说,关键再后
两题。我的想法是用侧重点很不一样的两题。大部分选手在做之前,两题都没有把握,只能是
“试试看”。不同的是似乎tetris需要大量的试验和观察,而robot需要长时间思考。这里实际
是在考验选手的临场心理素质,包括时间安排,和必要的策略调整。如果大家很慌,不知道该做
什么,最后发挥失常,我想,这也不能全怪试题。因为在三道题目背后,我们有意的考验了你的
心理素质,而这些选手,恰恰栽在了这个“无形的考验”上。
最后,我想多说一下robot。这道题目的提示(欧拉函数是积性函数)是我们集体商量决定的,因为
LYM发现可以避过解方程直接把答案加出来。这样一来,由于savage和robot的程序都很短,所以如
果大家轻松的把robot做好,第二试的难度会少很多,我们考验大家比赛策略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大家有充足的时间做tetris, 那么高分很可能堆积,集训队分数线也会不明显。另外,如果大家观察
能力强(我自己试过),也是可以得到30~40分的,这也考查了大家在紧张的时候有没有足够的灵活
性,避开数学,试图通过找规律解题。事实上,有不少人成功的找到了规律,虽然有的找到的多,有
的少,最后的分数也是有区分度的。第二试实际的效果比一试要好。第二试上了200分的选手都是好
样的!你们经受住了多重考验,理所应当取得好的成绩(唯一的遗憾的是hwt,他二试210,但一试发挥
失误)
我的三题应该说都不常规,可以说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但是NOI需要这样的题目。如果大家以后
能够真正体会到这一点,我的目的就达到了。